三级实验室

中药资源生态研究三级实验室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1)实验室简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生态研究三级实验室依托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研究中心,该中心前身为中药研究所生药研究室。中心中药资源研究历史悠久,70年代作为组长单位,组织了第一次全国中草药的普查工作,先后编著了《全国中草药汇编》、《全国中草药名鉴》、《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国道地药材》等经典著作,均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中心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赵橘黄、谢宗万、胡世林等研究员均是国内中药资源研究的领军人物。
目前,中药资源生态研究三级实验室共有11人,其中高级人员6名,博士毕业生3名。三级实验室主任为郭兰萍研究员。三级实验室目前拥有中药资源空间分析研究室、中药资源质量评价室、种质种苗评价室、种质资源保藏室、中药品种考证研究室。三级实验室建有国内第一个人工气候室,拥有国内最大的中药标本馆,馆藏13万份标本。实验室联系方式:64014411-2955。
2004年至今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8个,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成果7个,申报专利2个。
(2)实验室的优势特色技术
近些年来,实验室在中药种质资源及种子种苗评价及保护、中药资源空间分析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建立了由国内52家单位参与的最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收集、整理、整合了324种、18000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制定了150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规范,扶持种质资源圃150个。按照所制定的描述规范对324种、18000余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分类地位、生态环境、生物学性状、品质性状、抗性(病虫)性状等进行了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建立了160余万个描述数据。建立了中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向全国137家单位提供176种药用植物种子75859.3kg,种苗283.9万株,种子22万粒。
首次实现了野生中药资源的遥感监测及以质量为依据的道地药材区划。将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引入中药资源研究中,成功地实现了苍术、青蒿、芍药的生态适宜性区划,首次获得了以中药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为目标的适宜性区划地图,突破了以往以产量或适生性为基础的传统中药区划模式。建立了野生中药资源的遥感监测方法,完成了中药银杏的遥感动态监测。
开创了中药材土壤综合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从植物自毒的角度揭示了多年栽培道地药材坏死现象及连作障碍现象,并为中药的化感育种提供了依据。引入JC相似系数,为道地药材自毒作用评价摸索了新方法。并在明确中药材土壤退化主导因子的基础上,选择连作障碍突出的苍术、丹参、青蒿等几种中药材,开展中药材土壤性质改良及综合修复等关键技术的探索研究,为中药材土壤修复探索了新思路新方法。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首个中药农业生产立地条件修复的课题。
(3)能提供的对外服务内容
三级实验室拥有中药区划及遥感监测的技术,拥有道地药材空间分析数据库,库中包含全国700多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间30年间的气象因子的月值数据,如辐射插值图像(0.01MJ/m²)、平均相对湿度插值图像(%)、降雨量插值图像(1mm)、日照时数插值图像(0.1h)、平均风速插值图像(0.1m/s)、平均气温插值图像(1℃)等,及通过克立格法(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得到的每4km2一个的插值数据,可提供各种中药资源的种植适宜性区划及遥感监测服务。
【收藏】 【打印正文】

相关文章

×

用户登录